纳瓦尔:人类如何获得幸福
幸福,这个人类永恒追求的话题,看似简单却异常复杂。
我们常常陷入一个悖论:追求成功是为了获得幸福,但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而幸福恰恰是满足现状。
那么纳瓦尔是如何在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中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径呢?
两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历史上有两个经典故事为我们揭示了通往幸福的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苏格拉底逛完市场后感慨:"世界上有这么多东西,我都不想要。"这种不想要某些东西的自由,与拥有它们带来的满足感是等价的。
另一个故事是亚历山大大帝与哲学家第欧根尼的对话,征服了世界的亚历山大竟然羡慕住在桶里、只要求别人不要挡住阳光的第欧根尼。
这两个故事揭示了幸福的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成功获得你想要的,满足物质需求;另一条是像第欧根尼一样,根本不想要那些东西。但问题是,如果最终目标都是幸福,为什么不直接奔着幸福去呢?
展开剩余72%答案在于我们对成功定义的转变。当你变得更平静、更专注于当下、更知足时,你仍然想做事情,只是会选择做更宏伟、更纯粹、更符合内心召唤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实际上可以让你更成功,只是你对成功的定义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
先体验物质成功的必要性
虽然精神上的满足是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径,但大多数人还是需要先尝试物质成功这条路。正如释迦牟尼从王子身份开始,在体验了世俗生活的虚无后,才到森林中寻求更深层的意义。满足物质欲望往往比放弃它们更容易实现,因为你必须先了解游戏规则,才能真正摆脱游戏。
赢得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它。你玩游戏,赢得游戏,然后对游戏感到厌倦。当你知道自己可以赢但不再想要赢的时候,你就真正摆脱了这个游戏,可以转向其他游戏,或者仅仅为了游戏本身的乐趣而参与。
理解欲望与痛苦的关系
佛教智慧告诉我们,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我们常常陷入一个循环:感到无聊,想要某样东西,在得到之前注定不快乐,经历痛苦和期待,最终得到后又习惯了,再次感到无聊,然后想要别的东西。
生活中大部分收获确实来自短期的痛苦换取长期回报,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和面对这种"痛苦"。如果你能心甘情愿地做手头的事情,就不会感到痛苦。许多成功人士回顾过去时都说,过程才是最有趣和令人愉悦的,遗憾的是他们当时忽略了享受过程。
一个有趣的思维练习是:回想五年前或十年前的自己,如果让现在的你回到过去,不依靠新信息,仅凭现在的心境和经验,你会如何做得不同?
答案往往是:会做同样的事情,只是用更少的愤怒、更少的情绪、更少的内心痛苦去做。
摆脱自我束缚,活在当下
压力和焦虑往往源于我们太过关注自我。当你不断思考"我真可怜,这发生在我身上,我应该得到这个,我没有得到那个"时,你只是在强化一个永不满足的小野兽——自我。这种自我迷恋的想法永远不会感到满足。
真正的解脱来自于不再过度思考自己。压力就像同时向两个方向弯曲的铁梁,产生于两种相互冲突的欲望。应对压力的方法是承认这种冲突,要么解决它,要么选择其一,然后接受失去另一个的后果。
对于更深层的焦虑,需要仔细分析其根源。焦虑往往是生活中堆积了太多未解决问题的结果,就像冰山一样,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通过写日记、冥想或与人交流,识别、解开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消除焦虑。
思考死亡,获得真正的自由
一个强有力的焦虑解决方法是思考死亡。这听起来可能有些极端,但死亡的现实能够让我们从当下的焦虑中抽离出来。你会死,一切都会归零,你什么都带不走——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焦虑的呢?
生命短暂,每一刻都会消失。只有当下这一刻是真实的,如果你在那一刻焦虑、紧张或心不在焉,你就错过了它。当你的思想在做别的事情,或者生活在某种想象的现实中时,你实际上已经死了。
结语:在当下找到意义
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追求某种固定的状态,而在于全身心投入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你在做你想做的事情,并且全身心投入其中,那就不是浪费时间。如果你的思想在逃避现实,在期待未来或后悔过去,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幸福的智慧在于理解:旅程不仅仅是奖励,旅程就是一切。当你学会在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之间找到平衡,学会享受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学会活在当下而非被过去和未来所束缚时,你就找到了通往真正幸福的道路。
发布于:山西省财富牛-证券配资门户-股票配资十倍网站-配资炒股技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